产品分类
影响直链淀粉含量测定仪测定结果的因素有哪些?
更新时间:2020-05-25 浏览次数:1195
影响直链淀粉含量测定仪测定结果的因素有哪些?
大米中的主要化学成分是淀粉,它是含量高的碳水化合物,在稻谷籽粒中的含量在70%左右,糙米中可达到80%以上,而在碾白的大米中可达到90%以上。而淀粉主要又是由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所组成的,其含量比例是影响稻谷品种品质特性的重要指标,因此在优质大米检测中,有一项十分重要的检测项目,那就是使用直链淀粉含量测定仪测定大米中的直链淀粉含量。
使用直链淀粉含量测定仪来测定大米中的直链淀粉含量是一种操作简单,测定效率高、精度高的一种新方法,该测定方式*符合国家的相关标准和法规,且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因此该仪器在现代各个领域大米检测项目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虽然该仪器检测精度高,测定结果准确性好,但是在操作的过程中,一些主观的因素和客观的因素仍然会影响直链淀粉含量测定仪测定结果,而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两点。
1、主观因素
主观因素主要是操作指人为因素,如果操作不当,那么就会引起直链淀粉含量测定仪测定结果的偏差。比如说样品不具备代表性,为按照标准粉碎过筛,混样不均,直链淀粉含量测定仪的操作过程不规范等。
2、客观因素
一是大米本身的品种、等级对直链淀粉含量有直接的影响,二是方法带来的误差。
总之,随着当前大米生产和交易的日益频繁,以及市场对于优质大米品质要求的不断提高。使用直链淀粉含量测定仪来快速精准的测定大米直链淀粉含量也越来越受认可,而在实际测定的过程在,我们要能够严格按照操作要求和规范进行操作,为大米的品质判断提供精准的数据依据,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 (上一篇):土壤水分对植物养分吸收的影响
- (下一篇):意甲足球直播 是实现农业节水灌溉的重要前提